扫二维码与项目经理沟通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解答本文疑问/技术咨询/运营咨询/技术建议/互联网交流
kaiyun登录入口登录露骨的文字、不雅的图片并附带二维码,你是否在街头巷尾的电线杆上、车辆的后视镜上见过这样的贴纸或卡片?你以为扫码后等待你的是一场“浪漫艳遇”,殊不知“桃色”广告的背后是一场深深的骗局。
近日,上海市静安区人民法院审理了这样一起“帮信罪”案件,并依法对李某等4名被告人作出一审判决。
2023年6月,被告人李某为牟利kaiyun登录入口登录,根据“上家”指示四处粘贴贴纸。做了一段时间后,李某根据“上家”指示成立并管理群组,负责向群内人员派发地址库、接收视频材料并提交审核、发放相应报酬等。
被告人贾某某正是李某管理的兼职群内招募的人员,主要负责根据李某等人的派单,招募人员。顾某某通过网页弹窗广告,找到这份“兼职”,根据贾某某等人的指示,晚上在多处地段居民停放的车辆驾驶位后视镜上,粘贴带有二维码的贴纸。
被告人祁某则另受他人雇佣,负责链接测试工作kaiyun登录入口登录,其测试的部分二维码链接正是被告人李某、贾某某、顾某某粘贴贴纸上的内容。
这些贴纸表面以作为诱饵,实际上是电信网络引流的新方式。被害人扫描二维码后,会跳转到一款APP下载页面,被害人进入APP后,客服声称需完成下注投票等游戏任务才能安排交友,或者声称有高收益理财,诱导被害人进行充值。起初,被害人下注赢钱或充值后,APP会将钱款返还至被害人账户;但是后期,APP便会以“下注错”“信息输入错误”等为由诱导被害人继续充值。
而李某等人虽没有直接参与相关APP活动,但其粘贴二维码贴纸等行为,为骗子提供了推广帮助。两名被害人因扫描李某等人粘贴的二维码被骗,金额达76万余元。
案件审理期间,被告人李某、顾某某、祁某退赔违法所得并预缴罚金;被告人祁某犯罪后自动投案,系自首,4名被告人均认罪认罚,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。
静安区法院经审理认为,被告人李某、顾某某、贾某某、祁某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为其犯罪提供帮助,情节严重,其行为均已构成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,依法均应予惩处。4名被告人均认罪认罚,如实供述自己的罪行,依法均可从轻处罚。
据此,依法对4名被告人判处有期徒刑1年7个月至拘役5个月不等的刑罚,并处罚金;鉴于李某、顾某某、祁某有退赔等情节,依法适用缓刑。
以为诱饵的“桃色”贴纸,背后是分子的层层“套路”,对“深夜派发者”来说,非法粘贴可能触刑,对因猎奇心扫码下载的人来说,则很可能落入的陷阱。
在被害人通过扫码下载涉诈APP后,犯罪分子会以交友、、投资等各种名义实施精准。该类犯罪有以下几种常见的“套路”。
“套路”一:网络。以完成“下注投票”“押大小”的任务才能安排交友的名义欺骗被害人充值。为放松警惕,一开始会将下注投票钱款退还给被害人,接着客服再以下注失败等各种名义诱导被害人加大下注金额,直至发现被骗。
“套路”二:诱导充值。APP内含有大量内容,客服以充值会员即可观看、不限次数观看、发展线下交友等各类名义诱导被害人不断充值。
“套路”三:投资理财。以“内部渠道、高额回报”等理财诱导被害人投资,后又以信息错误影响提现、账户冻结等为由让被害人加大充值力度,进一步骗取钱财。
“帮信罪”即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,是指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,仍为其提供技术支持或广告推广等犯罪行为。
本案中,李某等4名被告人明知“桃色”贴纸背后涉及违法犯罪活动,仍为犯罪分子提供广告推广支持,符合“帮信罪”的构成要件。
近年来,随着电信网络的犯罪链条化、层级化日益明显,“帮信罪”案件逐渐增多。有的电诈犯罪组织甚至将未成年人、在校学生作为重点发展对象。这些群体因为缺乏社会阅历,法治观念比较薄弱,很容易被犯罪分子发布的“高薪”兼职广告所,沦为犯的“帮凶”。
我们在微信上24小时期待你的声音
解答本文疑问/技术咨询/运营咨询/技术建议/互联网交流